打击乐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无论是元旦闹春、婚嫁贺喜、店铺开张、竣工庆典等等,都离不开它的身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升温,沉睡了几十年的古老文化和无穷无尽的地方艺术如雨后春笋蓬勃而起,百花盛开,异彩芬芳。打击乐“令子通”、“九龙翻身”就是饱经风霜而又迅速成长起来的民间器乐曲的奇葩。它流传广泛,遍及滨州大地。数百年来深受滨州广大群众喜爱。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令子通”和“九龙翻身”是打击乐中长期流传于鲁北民间的两首深受群众欢迎的乐曲。它以风格独特,节奏稳健,音色厚重而领先于打击乐之首。在“令子”的带领下,它那高亢而又响亮的声音,时而舒缓,起伏跌宕,富有变化,时而欢快跳跃,高潮迭起,似玉珠落盘使人闻之留恋往返。
滨州市的“令子通”和“九龙翻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河北枣强县移民此地时,就继承了这种优良的民俗传统。每到元宵闹春之时各村人们就套上大车,车上搭起松门,披上彩红,架上大鼓兴高采烈地敲起来。到个村表演称为“串村”,所到之处男女老少,纷至沓来,簇拥在大车周围聆听着这欢快悦耳的锣鼓声,欣赏着演奏者们那娴熟的技艺。各村的鼓乐队、秧歌、高跷、旱船和龙灯队都会集到“金盆底”——玉皇庙前的广场上,以前这里商业发达,商贾云集,四周全是商铺。在这里各村的艺人们也格外卖力,轮番表演,互相较劲,力争压过其它村的表演,那场面又似打擂台一般,观看得人也是人山人海,四周的商铺生意更加兴隆。
最为兴盛时期是在1953年公私合营时,那时人们是到行署广场、军分区大院和各主要街道表演,表演的都是“令子通”、“九龙翻身”、秧歌、高跷、旱船和龙灯,一直延续到晚上,龙灯亮起来,在“令子通”的伴奏下,巨龙上下翻舞,非常壮观。
滨州市小营街道办事处团包村的“九龙翻身”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浓厚的乡土风味,纯正朴实,落落大方。“九龙翻身”以其复杂多变的九种节奏型(俗称九个月),循环穿插演奏,急缓交错,变化无穷,起伏跌宕,节奏明快。欢快激进时,紧锣密鼓,舒展悠扬时,慢棰缓钹;铿锵有力时,感天动地,婉转抒情时,细腻幽深。它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节奏变化无穷,旋律起伏跌宕,是滨州市流传的“九龙翻身”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打击乐曲。
流传于原滨县的“令子通”,现在能保持原汁原味地演奏下来的恐怕只有市中办事处的“五四村“了,有人也称为“九龙翻身”,但它和团包村的“九龙翻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乐曲。“令子通”打击乐谱地方特点突出,节奏性强,气势宏伟,响声高亢,节奏变化无穷,有较强的感染力。其节奏除最后一翻最快,把整个乐曲推向高潮,其它的都是舒缓行进,非常适合秧歌、高跷、旱船和龙灯的表演。在滨州广为流传,深受百姓喜爱。使用的乐器种类较多,音色浑厚,变化无穷。而“令子”又非常独特,由“令子”领奏更加独特,当“令子”吹奏时由小手钹、小手锣伴奏,优美动听,引人入胜。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这两篇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地方特色突出的打击乐谱,能够世代相袭完整的保留到现在,是与每一位传承者的勤奋和对民间艺术孜孜不倦的刻苦追求分不开的。滨州市的“令子通”、“九龙翻身”与周围地区打击乐的相互促进,给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
2009年“令子通”、“九龙翻身”两个项目同时被滨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